close

武俠世界  

  會看小說,不等於就是會寫小說,但是每個看武俠小說的讀者,通常都會興起要自己動筆來寫武俠小說的豪情,原因無它,就祇是很簡單的想要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武俠世界罷了。然而至目前為止,能夠把武俠小說寫得獨樹一幟風格的人,除了金庸與古龍這兩大名家之外,說真的,很難於當代之中,另外找到能與其並駕齊驅的英雄豪傑出來。這麼說,並不是就此完全的來否定其他的武俠小說作家,而是單指其作品的成就,與對於後世武俠小說作家的種種影響而來。

  記得自己剛開始寫武俠小說時,竟是不大敢以筆殺人,總覺得有點草菅人命的殘忍。但後來一想,小說世界裏說的其實便是人生的無常,還有人類天性裏的善與惡,有人運氣好,自然也就有人運氣狽到極點,生老病死,意外災難等,這些都是反映真實人生的一種表現,少了這些,小說就會失真了。

  不可諱言,縱使如金庸這般名家,成名前亦是受了許多前輩武俠小說作家的影響,如「還珠樓主」的蜀山劍俠等,都是開啟他通往武俠世界大門的一盞明燈,也才有了日後所謂的「新派武俠小說」的誕生。新派,乃是新在用新文藝的手法來塑造人物、刻劃心理、描繪環境、渲染氣氛,而不是僅僅依靠劇情起伏的陳述而已。

  新派武俠小說的文字講究,去掉陳腐的語言,西學為用,更有時會從西方小說中汲取表現的技巧以至情節。這使原來已經走到山窮水盡的武俠小說,自此進入了一個被提高了的另一種層次新境界出來,而所呈現出來的新氣象,更使得武俠小說變得雅俗共賞,連大雅君子的學者也會對它手不釋卷。

  而在港台眾多的武林高手作家之中,金庸儼然是一副大宗師的派頭氣勢,他雖然早在一九七二年就封筆不再從事武俠小說的創作,但他畢竟是一座巍峨高聳而又似不可逾越的高峰,壓得所有的後來者幾乎都要喘不過氣來,有人甚至斷言:『金庸之後無新派』。古龍經過多年的拚戰廝殺之後,才終於開闢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來,就連金庸也認為古龍乃是不可小視之輩,並熱忱地向他約稿。然而在古龍看來,自己所建立的武俠小說創作的高峰,似乎仍離金庸尚有一大段的距離,這就成為古龍心中的一個情結,一個所謂的『金庸情結』。

  既然連古龍都有『金庸情結』給悶在心裏作祟,那麼更為廣大的多數後起之秀,又怎麼能避開這道歷史的枷鎖呢?黃易曾經試著要來突破這種僵局,可惜他並沒有成功。然而黃易卻別具一格的開創出所謂的「玄幻武俠小說」之路,雖然文筆造詣離著金庸極遠,但終究也算是走出了自己的武俠風格出來,只要能因此而另起爐灶的來功成名就一番,就算無法登上文學的武俠世界,那麼畢竟也就不枉了自己的一番心血,更何況自己所寫的書賣不賣座,這才是最為重要的了。

  李敖是台灣的一大怪傑,尤以敢於罵人、善於罵人著稱,有人稱之為「六親不認、四面樹敵」,然而他對於金庸又是如何的來罵呢?一九八一年,他寫了一篇奇文,論述「三毛式偽善」和「金庸式偽善」。他文章裏是這麼說的:

  「三毛式偽善,比起另一種偽善來,還算小焉者也。另一種偽善是金庸式的。金庸到台灣來,有一天晚上到我家,一談八小時。談到他寫的武俠,我講胡適之說武俠小說「下流」,我有同 感。我是不看武俠小說的,以我所受的理智訓練,認知訓練,文字訓練,中文訓練,無法接受這種荒謬的內容,雖然我知道金庸在這方面有著空前的大成績,並發了大財。

  金庸風度極好,對我的話,不以為忤。很謙虛地解釋他的觀點。他特別提到了他兒子死後,他精研佛學,他已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了。我說:「佛經大體上,無不以捨棄財產為條件,你這麼多財產在你身邊,你說你是虔誠的佛教徒,你怎麼解釋你的財產呢?」金庸所謂信佛,其實是一種「選擇法」,凡是對他有利的,他就信,對他不利的,他佯裝不見,這種偽善,自成一家,就叫做「金庸式偽善」。看了三毛的例子和金庸的例子,我不得不說:那些基督徒或佛教徒,其實都是偽君子。」

  李敖當然有權來批評金庸,正如他可以為所欲為的來批評任何人一樣,這並不是什麼天大的新聞。然而這裏有一點非常重要,那就是:「李敖不看武俠小說」。狽風是寫評論文章的人,對於沒看過或不懂的事情,卻絕對不敢恣意的來加以評論,因為這樣絕對不夠客觀與公正,說白一點,「沒看過或不懂,就沒有資格來評論相關任何的事非」。

  我以前常寫一些批判宗教的評論,看法倒是和李敖頗為相近,不過我也只挑我懂的宗教來批,絕對不會對於不懂的可蘭經隨意批判。李敖說他從不看武俠小說,焉知武俠小說正如胡適所說的「下流」?就因為胡適名聲夠大夠響?我覺得這就是完全的自我主觀意識在作祟,說穿了,不過就是「吃味」罷了。

  狽風的武俠世界從來都不是嚴肅的那一種,反映在作品上,便會讓人有種荒誕不經的寫作態度。對我而言,像郭靖那種完美又帶著楞呆子狀的大俠人物,絕不可能出現在我的劇中裏頭。因為我會把他寫得很爆笑,會讓他打鬥中褲子掉了下來,走路還會三不五時的跌上一交,會放屁,也要上廁所。雖然也是大俠,但他絕不會是完美的,甚至一樣會貪、會色、會有偶爾也做壞人的時候。我說,這才是人性。

  個人並不喜歡好壞立判的二分法武俠世界,好人永遠不會做壞事,壞人也似乎生下來就是個壞胚子,就好像以前看見有人宣揚佛教時說:「一杯水裏存有億千微生物生命,所以喝前要先唸大悲咒來幫他們超渡。」我看了哈哈大笑,直罵:「真是有夠虛偽的噁心!」先唸大悲咒超渡他,然後再把它喝下去,那跟殺你前先叫道士來你面前誦個經,然後再光明正大的把你的頭給砍下來有何不同,難道這樣就不叫殺人了麼?

  我的武俠世界反映的其實就是諷刺這類的虛偽人物。因此真正的大俠人物,往往並不是那些浮上檯面的了不得人物,而是潛伏在普羅大眾裏的渺小英雄,他們長相可能不起眼,甚至是有點醜陋與缺陷。但真正的俠與義,並非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大俠專利,小人物可能只是不善於出風頭,只懂得默默付出,自然就不會受到別人的注意了。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創作心得
    全站熱搜

    狽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